使用赛马会好动城市应用程序开启您的健康之旅
确定登出?
登出
登出
好|生活

跑步的7大好处!即睇正确姿势、呼吸方法!

2025年2月10日

跑步近年越来越受全球各年龄层人士的喜爱,根据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,参与跑步的人数在过去五年增长约30%。维持跑步习惯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能,还能改善心理健康,让人身心愉悦。根据《美国医学会期刊》的一项研究,参与有氧运动的人群,其焦虑和抑郁症状降低了25%。然而,跑步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受伤的风险,如膝盖疼痛或肌肉拉伤。因此,要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才能事半功倍。接下来,我们将深入探讨跑步的好处,以及如何正确地跑步,让你充分享受这项运动的魅力。

一对年轻男女在户外慢跑,面带笑容,背景为青山和湖泊,展现健康生活方式。

跑步的好处

跑步的好处多不胜数,包括以下益处:

在日落时于户外拉筋热身,准备进行跑步训练,背景为湖泊和树林,呈现健康生活的场景。

       增强心肺功能

根据《运动医学杂志》的研究,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(VO2 max)约15%至20%。其次,跑步有助于强化骨骼肌,改善膝盖健康,定期的跑步训练可以促进骨密度,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
       有益于心脏健康

跑步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。美国心脏协会指出,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,可以将心脏病的风险降低30%至40%。跑步还能减少压力和焦虑,释放压力荷尔蒙,让人感觉更放松,提升心理状态。

跑两人在户外休息交流,其中一人手持水瓶,另一人查看手机,背景为青山与晴朗天空,呈现运动后的放松场景。

      改善睡眠质量

跑步能改善睡眠质量,使入睡更快。研究显示,参与定期有氧运动的人,其睡眠质量平均提升了65%。持续的跑步训练亦有助减轻体重和维持健康体态,并且提高新陈代谢,帮助燃烧卡路里。

      提高免疫力

跑步能增强身体抵抗力,并且有助于预防中风。研究表明,定期跑步的人群中风风险降低了30%至40%。此外,跑步也是一个结交朋友的好机会,许多人会与志同道合的跑友相约一起跑步,分享彼此的经验和鼓励。 

正确跑步姿势

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有效提升运动效果,更重要的是避免受伤。若长期用错误姿势跑步,可能对关节及韧带造成损害,容易使原本的运动计划中断,更严重的则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,得不偿失。JC Fity City整理了一些跑步要点,让你尽量调整姿势以达到运动最佳效果。

两人在户外进行运动前的拉伸动作,背景为青山和阳光草地,呈现健康与活力的生活方式。

      头部、肩膀与手臂的正确位置:

跑步时头部应自然放松,眼睛直视前方约30至40米,这样有助保持整体身体的平衡。过度低头或仰头都会影响跑步时的稳定和效率。另外要放松肩膀,避免耸肩,双臂自然垂落于两侧,手肘约呈90度角,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。

      直背与核心稳定:

背部要保持挺直,尽量稳定核心肌肉群,防止腰部受伤。专家建议,跑步时应该感受到腹部肌肉的紧绷,可以避免脊柱过度前倾或后仰。

      脚步和膝盖的正确动作:

在脚步和膝盖方面,应避免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脚,维持自然的步幅。理想的脚步著地位置应为脚掌的中部,而非脚跟,这样可以减少对膝盖和关节的冲击。另外脚掌著地的瞬间应该是脚掌平行于地面,能更有效地吸收冲击力,并保持动作的流畅。

      身体角度及稳定骨盆:

身体应约为前倾15度,利用重力推动身体向前运动。保持骨盆稳定也是关键,应避免骨盆在跑步过程中晃动或扭曲,可以减少膝盖和臀部的压力。

      脚掌著地位置,小步高频跑:

步伐的频率和幅度也非常重要。建议采用小步幅高频率的跑步方式,理想的步幅应控制在每步约60厘米以内,避免跨步过大,这样不仅能提高跑步效率,还能减少受伤风险。

综合以上要素,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仅能提升运动表现,还能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。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跑者,都应定期检查自己的姿势,确保在跑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习惯。

跑步时的呼吸方法

跑步时的呼吸技巧同样重要。建议使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呼吸,有助帮助调整呼吸的节奏,保持稳定的氧气供应。此外,深呼吸与放松能在长跑时更有效地管理呼吸,减少疲劳的感觉。跑步所需的装备不多,是简单又有益的有氧运动,还可以让你结交朋友,扩阔社交圈子,希望JC Fit City介绍的跑步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能帮助你更投入跑步这项运动。

JC Fit City 跑团活动

除了以上的路线之外,JC Fit City于全港各区每星期都举办不同的跑团供大家报名参加。若你还未开始你的跑步旅程,不妨参加跑,享受跑步带来的健康与快乐!有兴趣的朋友立即报名吧!

港岛区跑团:

港岛猛龙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二晚上7时至8时30分

集合地点:金钟站A出口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金钟至中环海滨, 约5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Chill 2跑

活动时间:逢星期六早上9时至10时30分

集合地点:小西湾海滨花园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 小西湾运动场 / 东区海滨 / 行山径,约6至9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港岛东Happy Friday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五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北角锦屏街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港岛东区为主,约6至8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鲗娱松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五早上10时至11时30分

集合地点:鲗鱼涌公园葛量洪消防船附近足健径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跑程(3至5公里, 自由选择)

3公里 : 起点沿海旁跑到筲箕湾谭公庙 ,回到起点

5公里 : 继续跑到鲗鱼涌咸水泵房,回到起点

详情按此

 

港岛东增肥跑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二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港岛东体育馆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港岛东区为主,距离约6至8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南港Chill Run

活动时间: 逢星期六早上9时至10时30分

集合地点:香港仔网球及壁球中心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南区为主,距离约7公里

详情按此

九龙区跑团:

Starry Night Run@红磡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五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大环山公园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红磡至尖沙咀,每次5至7公里加3至4组核心体能运动

详情按此

 

9 Run Run @ KT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三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启德站B/D出口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启德体育园周边10公里范围

详情按此

 

深动

活动时间:逢星期四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深水埗运动场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 深水埗运动场至荔枝角公园,每次距离6公里至8公里,另有10至15分钟核心体能运动

详情按此

 

翠屏Happy Monday  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一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观塘海滨发现号03储物柜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翠屏河,观塘海滨公园至启德海滨公园,每次距离约4至7公里。  另有10至15分钟 体适能运动

详情按此

新界区跑团:

幸福跑团

活动时间:逢星期六早上8时至9时30分

集合地点:沙田运动场

跑步路线、距离/大概范围:主要路线围绕沙田城门河,沿途可以探索多个文化地标,约5至10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上水依C Run团

活动时间:逢星期四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北区运动场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运动场30分钟慢跑练习4至5公里,再加30分钟体能练习

详情按此

 

朝轻Zone

活动时间:逢星期四早上8时至9时30分

集合地点:上水保荣路体育馆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保荣路游乐场经天光甫 / 塱原湿地凉亭, 至河上乡公厕来回约6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随心跑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一早上9时30分至11时

集合地点:葵涌运动场或荃湾码头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荃湾、葵青区,主要是沿海旁或附近引水道,约5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青公Happy Friday

活动时间:逢星期五晚上7时30分至9时

集合地点:荃湾体育馆地下大堂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青山公路, 约5至8公里

详情按此

 

快闪将军

活动时间:逢星期日晚上6时30分至8时30分

集合地点:将军澳运动场

跑步路线、距离 / 大概范围:将军澳海滨及将蓝大桥一带,5至8公里距离

详情按此


资料来源:

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

       提供有关香港跑步参与者数量增长的统计数据。

       网址: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

美国医学会期刊

       研究显示,参与有氧运动的人群其焦虑和抑郁症状降低的相关数据。

       可参考类似期刊的研究,如《JAMA Psychiatry》

运动医学杂志

       研究指出,持续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(VO2 max)的数据。

       参考来源: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

《营养学杂志》

       关于跑步所消耗的卡路里数据,以及对体重控制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 参考来源: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

美国心脏协会

       提供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数据。

       网址: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

哈佛大学研究

       研究有关定期运动如何降低焦虑水平的数据。

       参考来源: 相关心理健康研究,通常发表在《心理学期刊》上。

运动生理学的研究

       指出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提升运动耐力的数据。

       参考来源: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