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9日
分享
相信許多人都經歷過運動後肌肉酸痛和不適的感覺,這種酸痛感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擾,甚至影響日常活動。其中,延遲性肌肉痠痛(DOMS)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它會在運動後的一段時間內出現,讓人感到肌肉僵硬和疼痛。到底延遲性肌肉痠痛出現的原因是甚麼?JC Fit City整理了相關資料,通過瞭解其原因和正確應對方法,可以更有效地舒緩不適,確保運動後愉快的感受。
運動後感肌肉不適時,如何區分是肌肉痠痛還是拉傷非常重要,因為兩者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。許多人在運動後常將肌肉酸痛與拉傷混淆,應該怎麼區分呢?
● 肌肉痠痛的特徵:
○ 體感:通常有肌肉深層的痠脹感、緊繃感,可能伴隨輕微的壓痛。
○ 發生時間:多在運動後12~72小時出現,高峰期在24~48小時,持續數天後逐漸緩解。
○ 處理方式:適當休息、輕微伸展按摩、熱敷等方式有助於緩解。
● 拉傷的特徵:
○ 體感:通常為突發的、尖銳的疼痛,可能伴隨腫脹、瘀青,令活動受限。
○ 發生時間:通常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立即發生,疼痛持續存在,甚至加劇。
○ 處理方式:需要及時停止運動、冰敷,切忌熱敷和按摩,以免加重出血和腫脹,後續應諮詢專業醫療建議。
運動後感到酸痛是一種常見現象,應如何分辨「即時性肌肉痠痛」和「延遲性肌肉痠痛」?「延遲性肌肉痠痛(DOMS)」是指運動後24至72小時內出現的肌肉酸痛現象,與「即時性肌肉酸痛」最大的區別是「即時性肌肉酸痛」通常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立即出現,而DOMS則是在運動後一段時間才出現。
DOMS 延遲性肌肉痠痛的主要成因是肌肉纖維在運動中受到微小的損傷,以及身體產生的炎症反應,這些損傷和炎症會引起肌肉的不適感。過去有人認為出現DOMS是因為乳酸堆積引起,但美國研究發現 ,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濃度,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就會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,與運動後24至72小時內出現的DOMS無關。而常見會導致肌肉酸痛的運動包括高強度運動,例如舉重或衝刺、首次嘗試或長時間未進行的運動,因為肌肉不適應,也容易出現肌肉酸痛。
運動後肌肉不適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,其實有不少方法可以有效舒緩肌肉酸痛:
● 輕微運動與伸展:
○ 輕微的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肌肉恢復,緩解僵硬的感覺,例如:散步、游泳等。
● 熱敷與冷敷:
○ 運動後立即冷敷能有效緩解炎症和疼痛;熱敷肌肉最好在運動後24~48小時內進行,有助促進血液循環,放鬆肌肉。
● 按摩與泡澡:
○ 按摩可以幫助釋放肌肉張力,促進血液循環,帶來放鬆效果;溫水泡澡亦可放鬆全身肌肉,舒緩身體酸痛。
● 適當的休息與恢復:
○ 肌肉需要時間修復,讓肌肉有足夠的恢復時間是緩解DOMS的重要方法。
肌肉需要時間修復,那運動後感肌肉酸痛還能做運動嗎?如果是輕微酸痛,做輕度運動,如散步、低強度有氧運動,有助肌肉恢復,緩解酸痛。但中度至重度酸痛則建議完全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,以防肌肉進一步受損。要評估疼痛程度和緩解肌肉痠痛的方法,最好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建議。
● 熱身與冷卻運動:
運動前充分熱身及伸展可以提高肌肉溫度,增加肌肉彈性,為運動做好準備,減少肌肉損傷的風險;運動後的冷卻運動,可以幫助肌肉逐漸恢復到靜止狀態,減少酸痛。
● 逐漸增加運動強度:
讓身體適應新的運動,避免突然高強度訓練。
● 補充營養與水分:
攝取蛋白質與抗氧化劑,有助於肌肉修復,補充水分可以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幫助回復肌肉功能。
運動後肌肉酸痛是鍛煉過程中的常見現象。通過瞭解延遲性肌肉痠痛的原因、舒緩方法和預防技巧,有效地減輕不適,可以更健康、安全地享受運動帶來的益處。JC Fit City不時舉辦與運動相關的活動,讓你與其他熱愛運動人士交流,一起Play Now Live Better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