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30日
分享
都市人生活壓力繁重,情緒低落乃常見現象。與其深陷於負面情緒之中,不如積極參與運動。運動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,更可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等「快樂荷爾蒙」,有助驅散負面情緒,重拾生活活力。想了解甚麼是多巴胺?如何透過運動改善情緒?下文將為你一一解答。
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,負責傳遞大腦內部的訊息,與我們的情緒、動力及獎勵機制有密切關聯。當我們做一些使自身感到愉悅的活動,例如吃美食、聽音樂或運動,大腦便會釋放多巴胺,使我們感到愉悅及滿足。
1. 改善情緒,減輕壓力
多巴胺能幫助減輕心理壓力,提升情緒,更能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。定期運動有助減少焦慮感,讓你保持積極的心態。
2. 增強自信心
運動後會感受到身體的變化,體型與健康狀況都有所改善,自信心自然提升。對自己更有信心時,活力及幹勁增加,使人更有動力完成目標,心情也會隨之變得更好。
3. 促進大腦功能
運動能激活大腦,提升集中力、記憶力及創造力。多巴胺在這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有助保持精力充沛,提高工作及學習效率。
4. 改善睡眠質素
多巴胺有助於調節睡眠,規律運動有效改善睡眠質素,獲得更佳的休息,在第二天醒來時精神飽滿,自然心情愉快。
● 有氧運動: 跑步、游泳、踏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可增加心率及呼吸頻率,刺激多巴胺分泌。
● 瑜伽:瑜伽不僅能幫助放鬆身心,冥想及深呼吸運動更能促使大腦釋放多巴胺,帶來內心的平靜與愉悅。
● 跳舞:舞蹈可使人放鬆心情,享受音樂及身體律動的樂趣,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舞,身體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,令你瞬間感受到愉快的情緒。
● 行山: 香港擁有眾多優美的遠足徑,遠足使人得以親近大自然,呼吸新鮮空氣,同時釋放多巴胺。
適量的運動
適量運動能有效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,有助於緩解抑鬱、焦慮等負面情緒。一般而言,運動約10分鐘後,大腦通常會開始分泌多巴胺。無論是跑步、游泳,還是跳舞、瑜伽等不同形式的運動,都可以幫助大腦釋放多巴胺,讓心情變得更加愉快。
多攝取酪胺酸、維生素及礦物質
要提升多巴胺的分泌,可以從飲食和營養的角度著手。攝取含有酪胺酸的食物,以及一些對多巴胺合成有助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助於促進其合成與分泌。酪胺酸是一種氨基酸,是多巴胺合成的前體物質。當我們攝取酪胺酸,身體會將其轉化為多巴胺,因此增加酪胺酸的攝取能促進多巴胺的生成。酪胺酸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,特別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 。
酪胺酸的食物來源:
● 肉類(雞胸肉、牛肉、豬肉等)
● 魚類(鮭魚、金槍魚等)
● 蛋類
● 奶製品(牛奶、乳酪、芝士等)
● 豆類(黃豆、黑豆、豌豆等)
● 堅果(杏仁、胡桃、腰果等)
● 種子類(芝麻、南瓜子、葵瓜子、花生等)
● 穀類(燕麥、小麥胚芽等)
除了酪胺酸,維生素對多巴胺的合成和功能發揮也相當重要。特別是維生素B群,它們在神經傳遞物質的合成過程中非常關鍵。
維生素的食物來源:
維生素B6在酪胺酸轉化為多巴胺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。缺乏維生素B6會影響多巴胺的合成,從而影響情緒和認知功能。
維生素B6的食物來源:
● 雞胸肉
● 馬鈴薯
● 香蕉
● 菠菜
● 堅果類
維生素B9(葉酸)
葉酸有助於神經系統的健康,並促進多巴胺的合成。葉酸的不足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,導致情緒不穩定或焦慮。
葉酸的食物來源:
● 深綠色葉菜(菠菜、羽衣甘藍、西蘭花等)
● 豆類(扁豆、、綠豆、紅豆等)
● 堅果、種子類
另外一些礦物質也有助於多巴胺的合成和功能,特別是鎂和鋅。鎂與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調控息息相關,而鋅可以影響多種神經傳導物質系統,包括多巴胺。
鎂的食物來源:
● 深綠色葉菜(菠菜、羽衣甘藍、西蘭花等)
● 豆類(扁豆、、綠豆、紅豆等)
● 堅果、種子類
● 全穀類(燕麥、糙米、藜麥等)
● 香蕉
鋅的食物來源:
● 蠔
● 貝類(螃蟹、蛤蜊等)
● 紅肉(牛肉、羊肉等)
● 魚類
● 堅果(腰果、杏仁等)
● 種子(南瓜子、芝麻、奇亞籽等)
多巴胺參與了情緒、動機、學習、記憶、注意力、快樂等多個重要功能。當多巴胺水平過低時,可能會影響到這些生理和心理過程,進而出現一系列症狀。
1. 情緒低落、抑鬱
多巴胺與情緒的調節有密切關係。當多巴胺不足時,會導致情緒低落,甚至出現抑鬱症的症狀。患者可能感到心情低落、無助或對平常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(即所謂的「快樂缺失」)。
2. 注意力不集中
多巴胺有助維持注意力和集中力。當多巴胺不足時,會影響注意力和專注度,導致無法集中精神,容易分心,甚至影響學習或工作效率。
3. 焦慮或緊張感
雖然多巴胺與情緒的調節相關,但它同時也能幫助穩定神經系統。如果多巴胺不足,可能會導致焦慮、緊張或情緒不穩定,這些情緒波動可能影響日常生活。
4. 睡眠障礙
多巴胺對於調節睡眠周期十分重要。多巴胺不足可能會導致失眠或過度嗜睡,出現難以入睡、易醒或白天感到過度困倦等問題。
5. 疲勞與體力不支
低多巴胺水平會影響身體的能量和動力,導致疲勞感加劇,甚至感覺到體力不足,即使沒有進行高強度的體力活動,也容易感到精疲力竭。
● 選擇合適的運動: 最重要的是選擇個人喜好的運動,方能持之以恆。
● 循序漸進: 若為初學者,不宜操之過急,應逐步增加運動量。
● 尋找運動夥伴: 與朋友一同運動,可以互相鼓勵,增加樂趣。
● 訂立目標: 設定明確的運動目標,例如每週運動次數及每次運動時間。
當您感到心情鬱悶或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時,不妨積極參與運動,通過運動釋放多巴胺,驅散負面情緒,轉換心情。無論是輕鬆的散步,還是強度較高的有氧運動,定期運動都有助改善心理健康。JC Fit City定期舉辦不同的運動體驗班,與好友一起報名,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及健康吧!